少年行三首·其三
李白〔唐代〕
君不见淮南少年游侠客,白日报猎夜拥掷。
呼卢百万终不惜,报仇千里如咫尺。
少年游侠好随过,浑身装束皆绮罗。
蕙兰相随喧妓女,风光去处满笙歌。
骄矜自言不可有,侠士堂中养黄久。
好鞍好马乞与人,十千五千旋沽酒。
赤心用尽为知己,黄金不惜栽桃李。
桃李栽黄几度春,一回花落一回新。
府县尽为门下客,王侯皆是平交人。
男儿百年且乐命,何须徇书受贫病。
男儿百年且荣身,何须徇节甘风尘。
衣冠半是征战士,穷儒浪作林泉民。
遮莫枝根长百丈,不如当代多还往。
遮莫姻亲连帝城,不如当身自簪缨。
看取富贵眼前者,何用悠悠身后名。
译文及注释
译文
君子您难道看不见,淮南游侠的少年郎,白天游猎晚上掷骰。
他们玩博戏一日,散尽百万也不惋惜,报仇就算要行千里之远也觉得近在咫尺。
少年游侠,他们注重喜好的只是交往经过,浑身上下装束华贵,遍身绮罗。
他们身边常有美女香花为伴,常光顾风月场所,他们所去之处皆是笙歌飘飞。
他们看起来虽然骄纵但其实却很谦和,与他们结交的人都是高人侠士。
自己的好鞍好马都送给友人,遇见相投之人散尽千金也不觉可惜。
对知己绝对是一片赤诚,为了结交朋友,不惜花费大量的金钱和精力。
交朋友以来,已经过了无数个春天,每次朋友走后,又会结交
简析
《少年行三首·其三》是一首歌行体古诗。这首诗以寥寥数语勾勒了豪侠少年的形象,摹写出其鲜明的个性特征和人生态度;同时,也反映出诗人对于生活的热爱和对于自由的追求,他更愿意凭借自己的能力和努力,赢得尊重和地位,而不是依靠家族或权贵的庇护。
李白
李白(701年2月28日~762年12月),字太白,号青莲居士,出生于蜀郡绵州昌隆县(今四川省绵阳市江油市青莲镇),一说山东人,一说出生于西域碎叶,祖籍陇西成纪(今甘肃省秦安县)。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,被后人誉为“诗仙”,与杜甫并称为“李杜”,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“小李杜”区别,杜甫与李白又合称“大李杜”。据《新唐书》记载,李白为兴圣皇帝(凉武昭王李暠)九世孙,与李唐诸王同宗。其人爽朗大方,爱饮酒作诗,喜交友。李白深受黄老列庄思想影响,有《李太白集》传世,诗作中多为醉时写就,代表作有《望庐山瀑布》《行路难》《蜀道难》《将进酒》《早发白帝城》等。 1128篇诗文 5967条名句
吾富有钱时
王梵志〔唐代〕
吾富有钱时,妇儿看我好。
吾若脱衣裳,与吾叠袍袄。
吾出经求去,送吾即上道。
将钱入舍来,见吾满面笑。
绕吾白鸽旋,恰似鹦鹉鸟。
邂逅暂时贫,看吾即貌哨。
人有七贫时,七富还相报。
图财不顾人,且看来时道。
无题四首
李商隐〔唐代〕
来是空言去绝踪,月斜楼上五更钟。
梦为远别啼难唤,书被催成墨未浓。
蜡照半笼金翡翠,麝熏微度绣芙蓉。
刘郎已恨蓬山远,更隔蓬山一万重。
飒飒东风细雨来,芙蓉塘外有轻雷。
金蟾啮锁烧香入,玉虎牵丝汲井回。
贾氏窥帘韩掾少,宓妃留枕魏王才。
春心莫共花争发,一寸相思一寸灰。
含情春晼晚,暂见夜阑干。
楼响将登怯,帘烘欲过难。
多羞钗上燕,真愧镜中鸾。
归去横塘晓,华星送宝鞍。
何处哀筝随急管,樱花永巷垂杨岸。
东家老女嫁不售,白日当天三月半。
溧阳公主年十四,清明暖后同墙看。
归来展转到五更,梁间燕子闻长叹。